切换到宽版
  • 21890阅读
  • 73回复

..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7-2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7-23
啊???
呜呜呜呜呜呜
你比我还小...就大学学历了...
离线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7-23
那又怎么样。。。
我还收到过2张好人卡呢。。。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7-23
好人卡?
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7-23
那是啥
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7-23
我没听说过
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离线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7-23
自己Google
离线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7-23
好人文化是1990年代以后在台湾等地发展出来的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与男女交往问题相关,也与网络文化中的去死去死团有些关联。

去死去死团:(谈恋爱了可以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拍拖了”、“找到另一半了”等等,然而在网络上还有一种更流行的说法,那就是“脱团了”,这里所说的“团”指的就是“去死去死团”。那去死去死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团体呢?
其实,世上本没有团,失恋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团。“情侣去死去死团”,简称“去死去死团”,再简称为“去死团”或“死死团”,它最早源自于日本的漫画,后来传到台湾,在网络上流行了起来,很多单身的网友在论坛上自发组成“去死去死团”,暗示自己是单身一族,并且仇视反对恋人、以情侣为敌。这是一个虚拟的组织、一个无形的组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组织,只要你现阶段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你就可以说自己是去死去死团的一员。最先标榜自己是团员的主要是御宅一族,日语OTAKU(指动漫狂热者),他们每天都躲在家里玩游戏看动漫,很少出去活动或者不善于交际,因而很容易在感情上受挫折,于是他们成了最早的去死团团员。接着有许多刚失恋的或者曾经在感情上受过伤的人也纷纷加入去死团,因为大家觉得这样很好玩,或者说是一种KUSO(恶搞),于是去死团就这样在网络上诞生了。)

好人文化的起源

[我想....我想.....我想和你做个朋友]
[好啊,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啊。]
[不是啦,我是说....是说....做那种朋友啦。]
[朋友就朋友,还有哪种朋友?]<--明显装傻法
[就是我可以帮你做很多事的那种朋友啊。](急.....)
[有啊,你不是才帮我搬过家,你就是我最好的好帮手啊。好了,没事我要先走了。](笑)
[等一下!我是想说.....(眼神闪过一丝坚决),请你做我的女朋友]
[................................](一阵沉默,一群乌鸦飞过,啊阿)
[阿雄,你知道的,你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希望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可是.....可是....](汗.......)
[唉~~你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以上这样的剧情,想必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人]一词已经脱离了他原有的意义,而进化成男女恋爱时的专用术语,而且连使用者、使用时机、对白都已经发展成一套可以任意套用的系统。

好人的用语出现之后,围绕这个名词逐渐发展成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例如在台湾的bbs站上,出现了“好人”的讨论版面及好人俱乐部的组织,拥有大量的版友及成员,许多有类似遭遇女性拒绝经验的男性,在网络上借由彼此对于个人处境的分享、男女交往相关意见的交流、以及彼此的鼓励,逐渐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产生一些共同用语和想法。随着好人文化的发展,“好人”逐渐不再限于男性,而泛指对爱情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因此女性也加入了“好人”的行列中。



“好人文化”和“orz文化”,它们和去死团是密不可分的。好人卡指在对异性表白时被对方婉言拒绝交往,比如“你是一个很好的人,我们还是适合做朋友吧”、“其实你人真的很好,我以后还会经常叫你帮我修电脑呢”等等,去死团团员有许多就是被发过“好人卡”的好人。当自己为对方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却是一张好人卡,这时就会用一个表情来形容,那就是 “orz”,这个象形文字的中文名是“失意体前屈”,看起来像一个人低头跪倒在地,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失意伤心的神态。这个表情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常用在自己遭遇感情挫折或看到不能容忍的景象之时。在台湾,还有人建立所谓的“好人共和国”和公开发行“好人卡扑克牌”,并把“Orz 之歌”选为好人共和国的国歌。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7-23
。。。
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离线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7-23
。。。。。
诸位帮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