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571阅读
  • 29回复

当拔出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碳酰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4
.,,我怕了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1-04
你在哪看到的?
离线苯萘蒽菲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1-04
恩,我看到了也挺怕的
民主自由是洗脑必备的肥皂泡
客观公正是强奸事实的安全套
离线苯萘蒽菲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11-04
拔氨水瓶子时会突然喷出
民主自由是洗脑必备的肥皂泡
客观公正是强奸事实的安全套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1-04
这类爆炸一般是已有压力,和打开可乐一样...
单反是烧出来的
实验是做出来的
游戏是玩出来的
作业是写出来的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1-04
一、 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 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 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 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 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 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 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人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举三个例子如下:
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
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的实验时,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炸,甲级甲等残废。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场的照片是:一截手指头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这也是加压蒸馏通气时为什么要慢慢来的原因)
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反应容器要处理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
最后是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
离线碳酰氯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11-04
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能摇晃不?
我说在试剂店买,骑车带回来
离线苯萘蒽菲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11-04
回复 7F 碳酰氯 的帖子
买不到
民主自由是洗脑必备的肥皂泡
客观公正是强奸事实的安全套
离线碳酰氯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11-04

好多店都有卖
离线苯萘蒽菲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11-04
回复 9F 碳酰氯 的帖子
到,这里好和谐
民主自由是洗脑必备的肥皂泡
客观公正是强奸事实的安全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