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21阅读
  • 15回复

揭秘耗时最长的科学实验:沥青滴漏实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活动星图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3-12
2009-03-10 10:31:02 新华网

沥青滴漏实验
每一滴沥青需历经大约10年时间才能递入漏斗下方的烧杯

据国外媒体报道,沥青滴漏是一项长得让人难以相信的物理实验,旨在测量一滴沥青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里的流动速度。最为著名的一次沥青滴漏实验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托马斯·帕内尔教授于1927年开始实施的,现在这项实验仍在继续,并可能持续数百年。

托马斯·帕内尔教授想向学生们证明这样一个理论:一些物质看上去虽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比如沥青,看上去像固体,其实是一种粘性极高的液体。焦油沥青虽在室温环境下流动速度极为缓慢,但最终会形成一滴。

每10年流下一滴沥青

在实验中,帕内尔将沥青样本放入一个封了口的漏斗内,三年后,即1930年,他将漏斗封口的切开,让沥青开始缓慢流动。每一滴沥青需历经大约10年时间才能递入漏斗下方的烧杯。时至今日,这个实验还在进行之中,并已滴出8滴沥青,最新的一滴于2000年11月28日滴出。研究人员通过这个实验估计,沥青的粘性大约是水的1000亿倍。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项实验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实验,而漏斗内的沥青仍足够使这个实验再持续几百年。

在帕内尔教授之前,贝弗利钟(Beverly Clock)和牛津电子钟(Oxford Electric Bell)这两台至今使用的科学仪器也曾做过类似实验。进行沥青滴漏实验的大气条件最初并没有特别控制,因此,沥青粘性会因温度的波动而改变。但是,在1988年第7滴沥青滴出来后,研究人员开始给实验场地安装了空调,以调节室内温度。如今,实验室内温度不断变化,温度的稳定延长了每滴沥青从漏斗中滴出来的时间。

2005年获“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这个实验由约翰·梅恩斯顿教授负责,2005年10月,他与已故的帕纳尔教授凭借这个实验获得“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迄今为止,尚无一人亲眼看见沥青从漏斗中滴出来的镜头。网友可通过网络摄像头观看沥青滴漏实验视频,不过由于技术限制,还无法对第9滴沥青滴出进行记录。(孝文)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
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千手观音》主演 邰丽华(聋哑人)
离线姜太乐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3-18
14# CasperVector
喵,个人认为是重心。。
虽然我只是一只猫,但我一定要尽全力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离线Carneades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3-18
我那古董二氧六环的瓶子已经歪了。
我们耕种,我们建筑,学习创造干劲足!
Laßt uns pflügen, laßt uns bauen, lernt und schafft wie nie zuvor!
离线CasperVector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3-18
面包片那个就是桌子高度影响面包在空中旋转圈数的缘故吧...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离线Rachel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3-17
这……
强悍
http://hi.baidu.com/rachel%5Fwith
离线姜太乐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3-17
哈哈,
看过。
我还看过一个证明,证明抹了果酱的面包掉到地上,果酱面朝下的概率大于朝上的,也比较囧。
虽然我只是一只猫,但我一定要尽全力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离线舍勒七世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3-17
玻璃不就是液体吗...有人对欧洲一些老教堂的玻璃厚度测试,发现下边的要厚于上边的
CN_havoc卡曼奇 发表于 2009-3-13 01:58

过冷液体和液体不一样..玻璃的状态应该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
人们高喊“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但每天从嘴里说出废话浪费的水资源大约占了一天浪费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3-15
我对那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很有印象。。。一看到标题就想到了。。

6F那个也听说过。。。
离线天上弓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3-13
玻璃那个…… 有点惊悚
又到凌晨梦醒时 香茗细雨念心凡
离线NASA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3-13
我也有想试试的想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