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最新帖子
勋章中心
精华区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会员列表
搜索
银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下拉
用户名
UID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论坛
文献库
手机访问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NEO化学吧
>
资料文献
>
关于羧酸pKa的2个问题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新帖
5192
阅读
12
回复
关于羧酸pKa的2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Carneades
UID:447
注册时间
2008-08-16
最后登录
2022-11-20
在线时间
969小时
发帖
3175
搜Ta的帖子
精华
14
Ac
4478
Au
1185
Pt
36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9-05
问题14.7其实就是按照pK
a1
排序。
图片:DSC02902.JPG
共
条评分
我们耕种,我们建筑,学习创造干劲足!
Laßt uns pflügen, laßt uns bauen, lernt und schafft wie nie zuvor!
回复
举报
离线
CasperVector
UID:62
注册时间
2008-07-16
最后登录
2016-09-27
在线时间
1053小时
发帖
2780
搜Ta的帖子
精华
10
Ac
532
Au
857
Pt
32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氢碘酸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9-05
1.
3,2,1或2,1,3。
理由之一见第2题;另一理由是:鉴于三键的供电子共轭效应,物质3应该排在最后一位。
2.
一般来说,二元羧酸的两个羧基越靠近,其相互影响就越强烈,第一级电离常数和第二级电离常数相差就越大(原理自己想,主要从诱导效应入手)。
[
本帖最后由 CasperVector 于 2008-9-5 11:27 编辑
]
共
条评分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回复
举报
离线
Carneades
UID:447
注册时间
2008-08-16
最后登录
2022-11-20
在线时间
969小时
发帖
3175
搜Ta的帖子
精华
14
Ac
4478
Au
1185
Pt
36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9-06
回复 沙发 CasperVector 的帖子
“两个羧基越靠近”指的是“相隔碳原子数少”,还是“直线距离短”?
共
条评分
我们耕种,我们建筑,学习创造干劲足!
Laßt uns pflügen, laßt uns bauen, lernt und schafft wie nie zuvor!
回复
举报
离线
humboldtpenguin
UID:225
注册时间
2008-07-21
最后登录
2010-02-21
在线时间
664小时
发帖
4377
搜Ta的帖子
精华
13
Ac
2261
Au
714
Pt
30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魔酸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9-06
回复 板床 Carneades 的帖子
同问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humboldtpenguin
UID:225
注册时间
2008-07-21
最后登录
2010-02-21
在线时间
664小时
发帖
4377
搜Ta的帖子
精华
13
Ac
2261
Au
714
Pt
30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魔酸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9-06
回复 板凳 humboldtpenguin 的帖子
我觉得应该是前者。。不过顺反又像是直线距离的区别。。。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CN_havoc卡曼奇
UID:5
注册时间
2008-07-14
最后登录
2012-11-03
在线时间
867小时
发帖
4499
搜Ta的帖子
精华
12
Ac
1194
Au
928
Pt
36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9-06
诱导效应一般指位置顺序,空间顺序不知道了
共
条评分
单反是烧出来的
实验是做出来的
游戏是玩出来的
作业是写出来的
回复
举报
离线
Carneades
UID:447
注册时间
2008-08-16
最后登录
2022-11-20
在线时间
969小时
发帖
3175
搜Ta的帖子
精华
14
Ac
4478
Au
1185
Pt
36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9-06
回复 地板 humboldtpenguin 的帖子
我认为是直线距离,毕竟F=kq
1
q
2
/r
2
嘛。
这样子第二题就好办了。
共
条评分
我们耕种,我们建筑,学习创造干劲足!
Laßt uns pflügen, laßt uns bauen, lernt und schafft wie nie zuvor!
回复
举报
离线
humboldtpenguin
UID:225
注册时间
2008-07-21
最后登录
2010-02-21
在线时间
664小时
发帖
4377
搜Ta的帖子
精华
13
Ac
2261
Au
714
Pt
30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魔酸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9-06
回复 7F Carneades 的帖子
那样就是场效应了。。。(是叫这名字吗??)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CasperVector
UID:62
注册时间
2008-07-16
最后登录
2016-09-27
在线时间
1053小时
发帖
2780
搜Ta的帖子
精华
10
Ac
532
Au
857
Pt
32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氢碘酸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9-06
对不起,确实是我疏忽了- -
除了诱导(I)效应之外还包括场(F)效应,但一般可以不考虑共轭(C)效应。
第一级电离:后一个羧基吸电子,使得前一个羧基相对缺电子,氢容易离去(前);离去后,后一个羧基的吸电子效应也使得负电荷稳定(后)。
第二级电离:前一个羧酸根负离子供电子,使得后一个羧基相对富电子,氢不容易离去(前);离去后,两个羧酸根之间的排斥也使得体系不太稳定(后)。
[
本帖最后由 CasperVector 于 2008-9-6 15:37 编辑
]
共
条评分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回复
举报
离线
CasperVector
UID:62
注册时间
2008-07-16
最后登录
2016-09-27
在线时间
1053小时
发帖
2780
搜Ta的帖子
精华
10
Ac
532
Au
857
Pt
32
Ag
2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氢碘酸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9-06
总的效果:
Ka1被“抬升”,Ka2被“压低”。
Ka1 / Ka2 的比值较大(如果忽略两个羧基的相互作用,比值应为4,这可以从动力学上得到解释)。
共
条评分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https://www.huaxueba.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总论
新手提问
化学水浴
试剂仪器
资料文献
实验探究
化学相关
科技综合
科学博物
诗词歌文
摄影美图
站务管理
站务管理
回收站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