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529阅读
  • 27回复

关于铁氰根和铁硫氰根的某个疑难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asperVector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1
已知:游离氰氧化性比游离硫氰强;铁氰比铁硫氰稳定得多;然而,铁氰不能直接用中心离子和配体制备(氧化还原),而铁硫氰可以,为什么?
离线CasperVector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2-01
问题扔完,飘走...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离线CasperVector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2-01
顶.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12-01
E(SCN)2/SCN— =0.77V
E(CN)2/HCN=0.37V
EFe3+/Fe2+ =0.771V


我想可以理解为动力学的因素:即Fe3+与CN-的氧化还原速率快于配合反应;而Fe3+与SCN-的氧化还原速率慢于配合反应。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2-01
热力学只表示一种倾向的大小,是必要条件,而反应的充分条件是动力学。

这是学生们时常不注意的问题


我们学过Fe3+和 I— 溶液中不共存,因为氧化还原,我们也知道Ag+ 和 I— 溶液中不共存,因为沉淀;
而Fe3+和Ag+的标准电极电势(热力学数据)相当,为什么Ag+就不“氧化”I—呢?

这只能归咎为“速率快慢问题”(动力学的限制)——Ag+ 和 I— 的沉淀速率快于氧化还原。

再如氧化性:Cu2+但是Cu2+却与SCN—先产生黑色Cu(SCN)2沉淀,而后(很快)转化为CuSCN和(SCN)2,这是因为沉淀速率快于氧化还原,但是Cu(SCN)2的溶解度还不是很小,紧接着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形成的难溶物的溶解度足够小的话,便不会氧化还原了,例如AgI、Ag2S、HgS、HgI2等

由于Cu(SCN)2不稳定,所以没有相应的溶度积数据,因此以上讨论不能通过“定量计算”来理解。

可见,热力学与动力学不同,在解释反应的现象时,应既区别又综合地对待之。


————化小识

[ 本帖最后由 化学小朋友 于 2008-12-2 12:05 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2-01
LS解释的好!
单反是烧出来的
实验是做出来的
游戏是玩出来的
作业是写出来的
离线CasperVector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12-02
赞扬...多谢...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离线CasperVector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12-02
话说...氰的那个标准电极电势还更低?另外,铜和硫氰根貌似没什么配位作用;三价铁和碘不能形成稳定化合物(就像没有二碘化铜一样).
大写的C + 无限大符号∞ + 小写的v → C∞v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12-02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不能氧化硫离子道理是不是一样?…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12-02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